警惕!6岁男童感染后不幸去世,病死率令人担忧

今年7月,男童打水仗后发烧感染狒狒阿米巴原虫(食脑虫)引发广泛关注。据现代快报报道,8月11日晚,孩子妈妈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封“君宝贝和妈妈的感谢信”,信中称孩子:“生命留在6...

今年7月,男童打水仗后发烧感染狒狒阿米巴原虫(食脑虫)引发广泛关注。

据现代快报报道,8月11日晚,孩子妈妈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封“君宝贝和妈妈的感谢信”,信中称孩子:“生命留在6岁8个月”,结尾称“也请大家给我们点时间,处理完剩下的事情,感谢。感恩所有帮助过我们的朋友们。”评论区网友纷纷留言“节哀”。

8月12日,记者联系孩子妈妈,截至发稿前并未得到回复。

今年6月,孩子妈妈在社交平台发文,称孩子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医院通过腰穿脑积液的检查,检查出来狒狒阿米巴原虫。

对于为什么感染,男童妈妈表示,目前想到的就只有6月6日打水仗和4月13日在公园里捞鱼,没有去过别的地方。

7月2日有关专家进行会诊,会诊结果是将使用国产的硝羟喹啉进行治疗,并且在走伦理用药流程,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审批通过。7月3日,记者联系孩子妈妈了解到,已与制药公司联系上。“我们自己看到网友评论,联系到了之前治愈的孩子爸爸,他推荐了相关制药公司。我们医生立马联系了,现在就是在走流程。”孩子妈妈说。随后,在医院、药厂、热心网友的帮助下,孩子尝试用了各类药物和治疗。

8月7日,孩子妈妈发文称患儿已在PICU27天。

记者了解到,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情十分凶险,病死率高达98%。目前还没有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。

“食脑虫”并非昆虫,藏身淡水与土壤

感染“食脑虫” 病死率极高

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研究员卢艳介绍,“食脑虫”并非肉眼可见的虫子,而是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等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的俗称。此类寄生虫存在于淡水、土壤等自然环境中,可通过鼻腔、口腔或皮肤伤口侵入人体。因其致病过程凶险,可能引发原发性阿米巴性脑膜脑炎等,带来脑组织损伤,被俗称为“食脑虫”。

数据显示,我国迄今累计报告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感染病例仅40余例,属罕见的寄生虫病。公众无需过度紧张,但需提高防护意识。

专家介绍,早期以皮肤病变为主,后期进展为脑炎症状,可能出现发热、头痛、呕吐、易怒和嗜睡等。由于病程发展快且症状易与其他脑炎混淆,“早发现、早诊断”是救治核心。专家强调,野外戏水后若出现相关症状,务必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涉水经历。

疾控机构提出五项针对性预防建议:

  • 避野水,尽量避免在野外湖泊游泳或戏水,避免搅动水体沉积物;

  • 护口鼻,在自然水体活动时佩戴鼻夹、泳镜;

  • 防伤口,皮肤有破损时避免接触自然水体;

  • 洁鼻腔,使用灭菌生理盐水或煮沸冷却后的水冲洗鼻腔;

  • 排陈水,长期未使用的水管,需先排放积水再使用。

来源:现代快报、新华每日电讯、九派新闻

本文来自作者[凝雪]投稿,不代表阿提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.atisheji.cn/zlan/202509-9433.html

(1)

文章推荐

发表回复

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4条)

  • 凝雪
    凝雪 2025年09月02日

    我是阿提号的签约作者“凝雪”!

  • 凝雪
    凝雪 2025年09月02日

    希望本篇文章《警惕!6岁男童感染后不幸去世,病死率令人担忧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
  • 凝雪
    凝雪 2025年09月02日

    本站[阿提号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
  • 凝雪
    凝雪 2025年09月02日

    本文概览:今年7月,男童打水仗后发烧感染狒狒阿米巴原虫(食脑虫)引发广泛关注。据现代快报报道,8月11日晚,孩子妈妈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封“君宝贝和妈妈的感谢信”,信中称孩子:“生命留在6...

    联系我们

    邮件:阿提号@sina.com

    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    关注我们